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核心协同单位 > 正文
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5-21  点击: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10大学科门类的79个本科专业;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19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0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10个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艺术学等。学校现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23门国家、省级精品课程,11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基地、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2.2亿元。

在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问题研究及产学研合作方面,中南民族大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开展大量深入调查研究

设立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服务民族地区专项”,深入武陵山片区调研。 2012年,中南民族大学共组织10多个学术团队,对湖北武陵山片区的农产品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治理等进行研究,为建设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湖北武陵山片区做出了贡献。2012年8月,该校在恩施州召开“武陵山片区特色经济及民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提出用特色带动发展、打造民族特色品牌的经济,推动武陵山区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驶入了新航道。2013年7-8月,学校投入资金45万元,组织17个调研团队,深入武陵山片区的乡村、企业进行调研,形成10余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受到湖北武陵山片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学校还投入145万元设立29个研究专项课题,就武陵山区的特色农产品、药用植物、山体滑坡监测、信息化建设、三农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2013年8月8-10日,学校与湖南省怀化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武陵山片区协同创新加快发展”学术研讨会,收到80多篇论文,100多名专家和党政部门干部参会。学校承担的教育部区域发展报告项目“武陵山片区发展报告”课题组,重要成果《武陵山片区特色经济发展报告》(2012)、《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于2013年8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稳步推进产学研合作

中南民族大学在武陵山片区积极开展产学研农特产品项目。覃瑞教授团队与6家武陵山区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当地企业的发展;刘学群教授团队水稻新品种“骏优522”、“长优72”在湖北利川市进行了1000亩示范种植;宋发军教授团队开发的“七叶一枝花的种子高效萌发及育苗技术”,在恩施自治州巴东、利川多县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种植,育苗近100万株。此外,学校有关团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红花试种成功并予以推广,建立了包括红花在内的占地6700亩的龙泉湖生物科技园;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与湖北汇龙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3000亩山药种植基地并形成了山药饮品在内的系列产品生产线;与湖北汇龙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武陵山区生物资源研究基地和山药工程中心;与恩施州建始县先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鄂西武陵山区建立了300亩的紫薯种植基地;与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第三方检测中心,推动少数民族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等。

3、向武陵山片区派驻联络员

2012年3月,由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带队的首批国家民委在该校选派的12名联络员奔赴武陵山地区。这些联络员秉承国家民委对联络员提出的“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的要求,深入所在地企业、学校、村庄,围绕当地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数十篇内容翔实、分析深入、针对性强的调研报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中,段超撰写的调研报告《关于湖北武陵山片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若干建议》,受到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湖北武陵山片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实施意见的制定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