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资讯 > 正文
商学院积极建设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促进“两民企业”发展
作者:admin 时间:2014-05-27  点击:

 商学院积极建设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促进两民企业发展

“两民企业”是指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它们的发展对促进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合理产业结构的形成,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两民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匮乏、人员素质差和技术落后等自身特点的限制,导致它们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这已成为近年来“两民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吉首大学和湘西州民族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民族地区‘两民企业’发展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并在2012年9月由湖南省教育厅立项批准。基地自成立以来,合作建设双方积极协商、通力合作,对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是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研究生在基地培养中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所以基地按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性质、工作量的不同,视具体情况事先做出规定和签订协议,主要是明确其责、权、利,规定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应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泄露商业秘密。

二是管理机制的构建。设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的专家教授和企事业单位学历层次较高、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其职责是指导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课题立项与结题、指导研究生在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等,它是基地运行管理的学术指导。设置了“基地运行管理团队”,全部由研究生组成,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

三是学术交流机制的构建。基地定期举办学术讲堂——即“风雨湖大讲堂”,一般一月一次,邀请校内的博士、教授,校外知名专家,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专题演讲,并与研究生、企业员工互动交流。学术沙龙一个月多次,主要就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与交流。并积极参与承办具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学术会议,2013年就承办了三场省级学术会议,包括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13年年会暨“产业转移、重组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吉首“武陵山发展论坛”、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民族文化传承与社会创新发展”分论坛等。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流,给基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能力。

四是研究生激励机制的构建。基地对研究生的科研建立了多层次激励机制:在理论学习阶段,利用学校的奖、助学金补助基地研究生,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进入基地之后,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给予研究生以经费资助,并根据课题年度研究进展情况,对于成效显著的研究生将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发表后,对于C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大大激发了研究生参与基地建设、从事科研活动的兴趣。

上述机制的构建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条件保障,基地紧紧围绕“两民企业”发展这个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来切合企业的现实需求,并紧跟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遴选了13个合作科研课题予以资助。13个课题分布于不同的领域,包括融资问题、扶持政策、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产业化等。课题确定后,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对近90%的“两民企业”(共365家)进行了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在调查过程中,为企业献计献策,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增强了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的动力。目前,这些课题的成果形成了近30万字的研究报告,并与中南大学出版社达成了出版意向,即将出版发行。研究成果将为湘西州“两民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两民企业”的发展,切实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彭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