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注了连片特困区的总体概况与益贫性特征、新型城镇化进程与趋势、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三个方面。全书分为三篇共十章。
第一篇的主题为“连片特困区概况、贫困比较及益贫性特征”。其中,第一章描述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空间分布、贫困状况、自然地理特征、社会文化特征、经济与行政分割特征以及连片特困区跨省协作的必然性;第二章基于“贫困”与“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24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定量测算和比较分析了除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和西藏之外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第三章则以国家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区域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0-2011年间差异的影响。
第二篇关注“连片特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路径与趋势”。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点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但我国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使得连片特困区的城镇化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第四章全面探讨了连片特困区这种特殊类型区域城镇化的总体进程、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思路和对策;第五、六章则分别阐释了武陵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城镇化特征、趋势和发展战略,这两章在第四章总结连片特困区新型城镇化规律性“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不同连片特困区新型城镇化的差异化“个性”。
第三篇的主题是:“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一方面,连片特困区更要注意借助外力实现短期的多维减贫、全面减贫,另一方面,连片特困区要注重构建和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长期的持续减贫、持久脱贫。在扶贫实践中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扶贫中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以自我发展能力带动减贫。第七、八章分别阐释了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状况,并对2003-2011年间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描述;第十章在进一步优化自我发展能力测算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客观数据测算了武陵山片区2005、2008和2011年各县市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深化了对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状况与特征的理解。